10月15日,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油田建设项目——秦皇岛32-6智能油田(一期)项目全面建成投用。该项目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北斗等信息技术为传统油田赋能,实现流程再造,在渤海湾打造了一个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油田。
未来,中国海油将加快推广智能油田建设。据中国海油科技信息部副总经理陈溯透露——到2025年,中国海油将投入24亿元人民币,初步完成全集团范围的智能油田建设。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公司将紧盯油气行业发展新趋势,力求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为油气产业带来的新契机,加快推动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加快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智能油田全解析,秦皇岛32-6是渤海已开发20年的老油田。中国海油采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将信息技术与油气生产核心业务深度融合,使这个20年的老油田具备了全面感知、整体协同、科学决策和自主优化等显著的智能特征。数据采集,通过物联网技术,2个足球场大小的油田生产平台上安装400余个智能摄像头、26000多个数据自动采集点,24小时实时获取生产数据。这些实时的生产数据,汇总形成大数据湖,从而实现预警诊断、主动优化和辅助决策等智能化管理。
“比如对原油主机、电潜泵、原油外输泵等关键设备,依靠实时监测和大数据,我们就可以做到风险故障事前预警,维保策略根据大数据优化,这样能把设备维修总成本控制到最优,全面提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科学性。”秦皇岛32-6智能油田项目组组长林杨表示。
人工智能,秦皇岛32-6还配备了智能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应用UWB定位、AI人工智能识别、角位移感知等技术,融合三维数字引擎实现海上平台人员精准定位、视频智能报警、风险分级管控、应急状态联动,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漏洞自动报警,实现安全管理智能化。“比如人员在生产区吸烟、不戴安全帽等不安全行为以及发生人员跌落等紧急情况,系统都会自动报警。”秦皇岛32-6作业公司总经理姜安介绍。
应用效果,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赋能的智能油田,作为行业内的开创性示范项目,该智能油田管理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组总计编写了130多万行代码,形成了8大核心技术,构建了100余组算法模型,开发了1600多个业务功能点,涵盖了生产运行全业务链条,项目获得29项知识产权。雪佛龙能源油气高级经理赵明评价说,该项目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表示将在智能油田建设上持续加强与中海油的合作。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下,秦皇岛32-6智能油田管理平台实现了油藏、注采和设备设施的智能化管理以及远程操控管理,从而实现海上油田无人化少人化、油藏研究可视化、生产运营协同化、战略决策科学化,进而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和管理流程优化,构建“智能、安全、高效”的新型海上油气开采运行模式。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总经理曹新建对智能油田充满期待:“海上油田智能化建设不单单是新增若干个传感器、计量仪、摄像头,智能化应用场景的背后是石油企业对增储上产、提质增效孜孜不倦的追求。”
首次提出智能油田建设重要节点,为贯彻关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部署,中国海油早早就编制了《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纲要》和《智能油田顶层设计纲要》,并提出以“秦皇岛32-6智能油田建设”为突破口,探索智能化发展的新路径。
今年年初,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撰文《中国海油:把握大势 抢抓机遇 加快推进中国海油数字化转型》。文中特别提出,中海油近年加快智慧油田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智慧大脑”。至此,我国首个海上智能油田建设项目——秦皇岛32-6智能油田(一期)项目全面建成投用,成为中国海油智能油田建设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值得关注的是,以秦皇岛32-6智能油田的建成为节点,中国海油首次对外透露关于海上智能油田建设的重要时间节点:到2025年,中国海油将投入24亿元人民币,初步完成全集团范围的智能油田建设。
由此可见,未来15年,我国的海上智能油田建设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智能油田将为海上油田增储上产“加油”。今天投用的秦皇岛32-6智能油田,将助力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而过去两年,中国海油原油增产量分别占国内原油增量的56%和83%,未来国内油气增量向海要的趋势将更明显。
智能油田还将为中国海油另一项重要规划——碳中和规划赋能,全面推进绿色低碳生产进程,加快“绿色油田”“绿色工厂”建设,助力我国全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